• 科普宣传
    中医养生话平衡
  • 阅读:
  • 时间:2023-04-21
  •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,都只有一次。延长寿命,并且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健康、愉快,历来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。而满足这一美好愿望的手段,便是养生。养生这一词在中国早就出现,最早见于《庄子》内篇。所谓养,是生命、生长之意。所以,养生实质上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健康长寿,根据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,进行的能够保养身体、减少疾病、增进健康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。

    中医学认为,人之所以不健康,会生病是有三类原因造成的,即内因(精神、情志)、外因(环境、气候)、不内外因(饮食、起居、工作、劳作、锻炼等)。由于这三类原因的存在,导致人体出现偏颇,譬如情绪,正常的情绪变化时人人都有的,但如果情绪变化过度了,不论悲或喜,对身心都不利。《黄帝内经》就明确指出: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。”情绪过度伤害对应脏腑。《内经》记载中说“怒伤肝”、“喜伤心”、“悲伤肺”、“忧思伤脾”、“惊恐伤肾”这些例举只不过是内因中的一个例子。它如环境、气候、饮食、劳作、锻炼、生活习惯等等,不及或太过都可以导致人体内环境的失常。轻度的失常一时虽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的损害,但如果平时不知道保养,使人体的内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失调状态,而且当失调的强度由量变达到质变时,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,人就会发生疾病。因此,中医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疗,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些失常的状态调整为正常的状态,即健康状态、平衡状态。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

    下面就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讲四个平衡:

    1.心理平衡

    中医学认为养生的关键在养神,养神就是心理方面的修持和淡泊。

    在历史长河中,人的一生是短暂的。但对于一个个人而言,则人的一生又是漫长的。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理想,都会去争取一个美满的人生。自古至今,海内海外,一个百分之百实全实满的人生实际上是没有的。苏东坡讲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。人生在世,往往会碰到许许多多的事,有如意的,亦有不如意的;有高兴地,也有伤心的;有走运的时候,亦有倒霉的时刻……如何对待碰到的这些事,每个人肯定是不一样的。南宋时期有一个叫方岳德尔诗人,有一句诗中数:“不如意事常七、八,可与人言无二、三。”也就是说,人生不如意的事比如意的事要多得多,而且这些不如意的事还不能都对人去说。

    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?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李渔的故事。李渔是一位闲学专家,写过一本书叫《闲情偶寄》,包括戏曲、歌舞、服饰、修言、园林、建筑、花卉、器玩、颐养、饮馔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有。他跨明清两代,饱受时代动荡和战乱之苦,青年落第,中年家道衰落,????,靠卖诗文和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维持生计。然而他都在乱世之中活到古稀之年。他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?就是“人和”。李渔认为“人和”是养生疗病的“务本之法”,他说“乐不在外而在心,心以为乐,则是境为乐;心以为苦,则无境不苦”。只安心乐,便处处是乐境。如果心苦,那就没有幸福可言。一个老太有两个儿子,老大卖伞,老二卖盐,一到雨天,她就替老二担心,一到天气晴了,她又替老大担忧。因此,没有一天不担忧的。后来有人同她讲,你何不换个角度想想,果真变得快乐起来了。所以养生是首先要有一种良好的心境,俗话讲,心情好,吃什么都是香的,看什么都是美的。当代学者毕淑敏在一篇《鱼在波涛下微笑》文章中讲到:“人生所有的问题,都是关系的问题,在所有问题之中,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。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己的关系,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宁和幸福。处理好了和自己的关系,你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你的人际关系,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。”

    人生原本短暂,功名利禄、忧愁困苦、生老病死掺杂共间。所以北京大学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有一句名言叫做“不美满才是人生”。所以最好的养生不是吃药治病,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。平时我们经常说的“平心而论”、“心平气和”就是讲心安平。只有心平了,那么你的“论”才会显得公正、公平,才能服人,被人所接受。心平了,就能达到“气和”的境地。心平气和了,说明你已经调节好了心理,让心理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,即健康的状态。

    2.饮食平衡

  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报告指出,约有35%的癌症是和饮食有关的。如果再考虑到吸烟和饮酒,则约有45%的癌症死因是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的。

    饮食不仅同癌症关系密切,而且同其它慢性疾病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心脑血疾病、肥胖症等等,关系都很密切。现在大家都知道,多吃脂肪、胆固醇对身体不利,但为什么现在肥胖的人却有增无减?主要是我们的饮食出了问题,快餐、方便面、肯德基、油炸食品、甜点等,经常是特别是年青人的最爱,方便、时尚、口味好。所以,饮食对于养生来说,是一个重大的问题。从饮食的选择,饮食的宜忌,饮食的节制,饮食的烹制等等,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“饮食自倍、肠胃乃伤”“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”。说明饮食要适量、有度,饮食也要讲究平衡。

    总体上讲:“早餐要吃好,中餐要吃饱,晚餐要吃少。”以谷物蔬果为主,尽量限制?肉的数量,少盐少糖,清蒸为主,少用油炸、熏烤、腌制。

    郑板桥曾在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门联上写过一副对联:“青菜萝卜糙米饭,瓦壶天水菊花茶。”在一封家书中,郑板桥所列5条养生要素就是“黎明即起,吃白粥一碗,不用粥菜;饭后散步,以千步为率;默坐有定时,每日于散步后静坐片刻;遇事勿恼怒;睡后勿思想”。郑生活于康、雍、乾时代,三个黄帝,当时平均寿命不到40岁,郑却活到了73岁。

    具体而言,有以下十大平衡:

    2.1主副食比例适当,膳食的酸碱平衡。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,即一个人的营养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,米饭、馒头、面包是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,植物性食物也提高了部分矿物质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而鸡鸭鱼肉之类,只能适量而食之,不能作为主食。孔子《论语》中说:“肉虽多,不使腥食气”。即吃肉不能超过吃谷、菜。中医学亦认为饱食膏粱厚味,对人体是有害的(膏粱厚味,足生大疔)。厚味伤人无所知,能甘淡薄是吾师,三千淡薄从此始,淡食多补信有之。

    2.2“杂食者,美食也”,食物的杂与精的平衡。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,最好的一种或几种食物是不能保证全面营养的。因此,更应提倡食品来源地多样化,杂食才是美食。

    2.3“食宜暖”,膳食的冷、热平衡。这里除了饮食自身的冷、热要在一定的“度”,如“热无灼灼,寒无沧沧”外,还应注意体质偏寒、偏热之人群的饮食,偏寒之体少进冷物;偏热之体少进热物,还有要顺应季节的冷暖来提供冷、热的膳食,以保证冷、热的平衡。

    2.4膳食“寒、热、温、凉”四性的平衡。根据中医“药食同源”的理论,同中药一样,食物同样有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性之分。中医说的“忌口”,也是根据食物的四性来决定的,体质偏热的,应忌食羊肉等热性食物,以免“火上浇油”;而体质虚寒的,特别是胃寒、哮喘的病人,应忌食猪肉、鸭肉、绿豆等寒凉性的食物。民间十分重视食物寒与热的平衡,如吃寒性的螃蟹,往往佐以辛热的生姜作调料,炒螺蛳也常加辣椒、生姜,烧猪肉时加桂皮、茴香等,都体现了四性的平衡。

    2.5“五味调和,不可偏嗜”,膳食的五味平衡。食物除了四性外,还有“甘、酸、苦、辛、咸”五味,中医认为:五脏各有所喜。肝宜甘,甘味可以缓解肝气的劲急;心易酸,酸味可以收敛心火;肺宜苦,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;脾易咸,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;肾宜辛,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,但如果过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多食咸,则脉凝冷而变色;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;多食辛,则筋急而爪枯;多食酸,则肉胝皱而唇揭;多食甘,则骨痛而发落;此五味之所伤也。”所以中医认为,注意饮食五味的调和,就能使骨骼正直,筋脉柔和,气血流通,人体的健康方可得到保证。

    2.6“食宜细缓,不可粗速”,就餐速度快与慢的平衡。进食时缓嚼慢咽,能使唾液大量分泌,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消化,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。新近研究还发现了唾液的新功能——解毒防癌。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神奇的作用,而缓食又能使胃、胰、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,令其逐渐分泌消化液,避免出现因“狼吞虎咽”而使消化器官难以适应的状态,而影响消化,影响健康。

    2.7“饮食以时”,就是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。中医认为“凡食之道,无饥无饱,是之谓五脏之葆”。古人主张“先饥后食,先渴而饮”,“饥不可太饥,饱不可太饱,每日饮食的时间要有规律,早餐要吃好,中餐要吃饱,晚餐要吃少,一日三餐,一餐都不能少,否则将对身体造成伤害。”

    2.8“食前忌动,食后忌静”,就餐前后的动静平衡。《论语》云:“食不语”,《千金翼方》中说:“食勿大言”,“及饥不得大语”。说明进食前和进食过程中宜静而专致,不可高谈阔论,以利食物的吸收和消化。古人云:“饮食即卧,不消积聚,乃生反疾”,所以饭后要适当运动,俗话说:“饭后百步走,能活九十九。”说明进食后稍事活动有利于健康。饭后活动一般应在小憩一刻钟后进行。

    2.9“胃好情愉”,进餐前后的情绪平衡。要求在进餐前和进食中要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,才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,有益健康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。”在情绪不平静的时候进食,肯定不能使消化功能正常进行。古人说:“食后不可便怒,怒后不可便食。”进餐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。

    2.10进食量与体力活动、能量出入的平衡。每个人的饮食量,要根据年龄、性别、体质、工作种类不同而异。摄食不足,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,会出现全身乏力、气短等症状;饱食过度,超过脾胃的承变能力,导致营养过剩,形成肥胖,进而罹患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脾胃疾病等,所以一定要量出为入,保持平衡。、

    3.运动平衡

    生命在于运动,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。但如何运动却很有讲究。“逸则气滞,劳则气耗”,所以生命的运动,是有规律的运动。有规律的运动,就是有限度的运动。过度的运动,或者挑战生命“极限”的运动,往往就是造成疾病的因素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久视伤血,久坐伤肉,久行伤筋,久立伤骨,久卧伤气。”就是说各种运动,既不要过分,也不能不及,否则就会伤害身体,只有让动静结合,劳逸适度,才能使气血调和,处于阴阳平衡状态,即“气血冲和,百病不生”。

    人不运动,处于静的状态。吃进去的食物就会停滞在胃内,不易消化,负责运化的脾就不能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各个器官,而得不到营养,而导致脏器的虚弱且气机郁滞,就不能带动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。而一活动筋骨,气血就会顺畅,食物容易被消化,且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全身。汉代著名外科学家华佗,就自制“五禽戏”作为健康运动,以致“年且九十,犹有壮容”。他认为:“人体欲得劳动。但不当使极尔,动摇则谷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,犹如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是也。”他的学生吴普,按照华佗的教导锻炼,坚持不懈,活到九十多岁,骨骼得到锻炼,使生理、心理得到调节,气血畅通,阴阳协调,就可起到却病延年的作用。

   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运动,既不能不及,又不能太过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运动?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、环境去选择,如打太极拳、门球、垂钓、打牌、下棋等等;二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;再一个就是要根据气候变化之不同去选择。

    向大家推荐一项我认为比较适合老年朋友做的运动,安全、简单。运动的“度”也好把握,无病可以防病,有病可以治病,这就是步行!

    步行的益处:

    ①比跑步安全。跑步时脚底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是体重的2-4倍,有可能使肌肉、韧带拉伤,而步行所产生的冲击力仅为体重的一半,能有效地缓解肌肉、关节因得不到锻炼而导致的僵硬、萎缩、疼痛等症状。

    ②减缓老态。人到老年以后,体内新陈代谢减慢,摄入的食物不宜被吸收利用,易造成脂肪堆积,肌肉松弛,体态肥胖。如果能检查户外昂首挺胸地步行走路,就能使肩、臂背、腿、臀部等各部位的肌肉群得到锻炼,以及使脊椎保持生理功能姿势,延缓老态。

    ③增强心肺功能。户外步行时一种运动状态,能促使心脏送出更多的血液,满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因步行所消耗的氧气,锻炼心脏和肺脏功能,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。

    ④增加骨质密度。骨质密度的高低,取决于平时摄入食物的品种和运动量大小,户外太阳下步行有助于骨质增强,增加骨质密度。

    ⑤减轻精神压力。户外步行,被称为天然镇静药,可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,对减慢心率,调整血压,改善睡眠大有好处。

    ⑥改善思维状态。户外步行能激活脑细胞的兴奋性,加速反应能力,有助于增强记忆和思维能力。

    步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:

    除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步行外,其余时间均适于步行,步行速度因人而异,以自然适宜为准。老年人宜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步行一小时,上下午可以各一次,不宜一次过长时间;步行场所可以根据条件,最好选择空气清新、环境安静的地方;步行时,步履宜轻松,精神宜从容和缓,沉心静气,不思考任何问题;选择厚2-3厘米、软底有弹性的鞋;拄杖走也是老年人很好的选择,下肢压力减少,速度加快,步伐稳健,安全感强。晨起走路,精神焕发一天;晚上行走,可安然入睡,行走锻炼,简而易行,是锻炼身体的极好方式。老年人锻炼,切忌过度,太过激烈的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(如广场舞),既紧张又耗体力,对老人的身心都不利。

    所以,无论是哪一种运动,都不要使身体长久地过度得使用,不要使身体感到疲劳,消耗过大,也不要长期懈怠慵懒,不要长时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这样会伤及气血筋骨,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,从而影响人的健康长寿。

    锻炼还应顺应四季,顺应自然,顺应一天节律。

    贵在坚持。

    4.进补平衡

    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五十岁,肝气始衰,肝叶始薄,胆汁始减,目始不明。六十岁,心气始衰,苦忧悲,血气懈惰,故好卧。七十岁,脾气虚,皮肤枯。八十岁,肺气虚,魂魄离散,故言善误。九十岁,肾气焦,四脏经脉空虚。百岁,五脏皆虚,神气皆去,形骸独居而终矣。”说明人体自五十岁以后,逐渐出现五脏生理功能的退化,渐趋虚衰。因此,进补就成为养生很重要的内容,而养生,也不能不说进补。

   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令,中国有句古话叫“冬天进补,春天打虎”。在我国医学上也一致称道进补的妙处:平衡阴阳、流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养精蓄锐、疗疾医病、强身健体、养生益寿。进补要对症而补。进入老年,体虚多病,不能滥用补药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然后对症下药。要分清是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还是其它……所谓补,就是补其不足,只有当人体不足时,方可言补,有不足,要弄清是哪方面的不足,才能进行补。

    所以清代医家程国彭指出:“补之为义,大矣哉。然有当补不补误认者;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;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,不辨寒热,不识开合,不知缓急,不分五脏,不明根本,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,是不可不讲也。”说明补之不当,不但无益,反而误人。进补的母的在于协调阴阳,宜恰到好处,不可过偏。过偏则反成害,导致阴阳新的失衡。例如,气虚之人,应当补气,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及其他,补之太过,反而导致气机壅滞,出现肠腹胀满,升降失调;再如阴虚之人,补阴不错,但如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,补阴太过,反而遏伤阳气,致使人体阴塞过重,出现阴盛阳衰之候。正如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略》中说:“故善于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;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。”说明进补,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,而不致出现偏颇。

    说道进补,不能不说一说膏方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人士的不断提高,对膏滋药的要求越来越高,需求越来越大。膏方,实际上就是根据求补人的体质及个体情况,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开处针对性强,具有个性化的膏方,必经静思细辨,要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。膏方绝不是补药的堆砌、叠加,而应辩证用药、虚实兼顾、寒温得宜。因为一个人出现一些不适,并非单纯的一个“虚”字可以概括的。所以开处膏方之人必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大家在选择求方时一定要充分了解。

    膏方的运用群体重点讲一讲。有人以为只有内科疾病的患者,可以服用膏滋药;也有人认为中老年人可以服用,青年及儿童不宜服用;还有人以为无论什么人、什么病,都可以服用。这些看法不够正确。

    膏滋方适应对象可以很广泛。那些素体虚弱;常常感冒;神经衰弱睡眠障碍;工作量过大,体力消耗透支过多,精力下降又难以很快恢复;或无明显疾病,却常感困倦乏力的亚健康者;无论老少男女均可服用。或者病后、产后、手术后出血者,包括肿瘤病人手术后、化疗后、放疗后处于恢复康复阶段,以及体内有一些慢性疾病已经恢复或虽未治愈,但相对稳定,都可服用膏滋药继续治疗,巩固疗效,改善症状,增强体质。

    也有人担忧,类似高血压病,已经有头痛、眩晕、烦躁易怒等阳亢的症状,再服膏滋药,岂不是“火上加油”?其实,这是对膏滋药租用的误解。即便是高血压患者也可通过具有清热凉血、滋阴潜阳等功效的膏滋药来进行治疗和调补,既可降低已升高的血压,又可改善易发高血压的体质。如高血脂、高血糖病,也可通过中医的辩证组方膏滋药进行多环节、多靶点的调节或干预达到降血脂、降血糖等作用。所以根据不同的体质,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处方。只要辩证精确,用药得当,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。

    中医进补,讲究天人相应,辩证施补,整体调节。合理服用膏滋药,可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,提高智力;对中青年人可以增强体质,保持活力;对老年人可延缓衰老,增进健康;而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来说,更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,提高免疫功能,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痊愈,从而体现中医未病先防的治“未病”思想。

    虽然说膏滋药的适应对象比较广泛,但是,患有急病、实证、慢性病急性发作等人都不宜进补。或身体确实很健康的人,则不适宜和不需要服用补药。

    而有些脾胃功能低下、运化失调者,首先要调理脾胃功能,只有在脾胃功能正常情况下,才能将补益成份转化为人体所需之精华,加以吸收利用,从而达到真正的补益之功效。

    衰老是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,任何益寿延年的方法,都不是一朝一夕即能见效的。要有一个渐进过程,不宜急于求成,更不能“多多益善”,而盲目、大量的进补。更应该提出的是,进补不等于养生,只是众多养生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已。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,任何单一的养生方法都是不全面的、不平衡的。

    结语:

    中华传统养生为世人所瞩目,它与西方养生保健模式相比,有许多特点和优势,其中最精华的就是中和养生,讲究凡事要有度。任何物质由量变可引起质变,质与量的统一即为度,故中和养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度。度在养生学上就是和谐,就是平衡。上面讲的四个平衡,目的就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,使机体处于一个阴平阳秘的状态,以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,从而达到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,真正做到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

 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